close
有沒有看出來二塊不一樣的地方?
相同配方的油品和添加物
但是因為攪拌時間長短差異
所以整個手工皂的質感差很大......
近一點再看一張...
燕麥片直接加入皂液的做法很多人做
但vickie愛吃硬硬的飯硬硬的麵包硬硬的槓子頭不愛軟綿綿的東西
入皂後燕麥軟趴趴的
再加上切皂時會有刀痕
即使有輕微的去角質功效
我還是不愛......
但燕麥是好東西不想錯過豐富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E
不止適合乾癢問題肌對小BABY或是老人也是非常溫和
所以把燕麥煮成濃汁以二次法加入
那造成TRACE速度快慢的禍首是?
vickie花了點時間想流程想著煮濃濃燕麥汁
結果就忘了溫度控制....
第一鍋以不到3分鐘的速度
趕緊把燕麥汁補足加入再入模
整個細膩度降很低
第三天切開後不死心
再起一鍋
這回把溫度控制在35度以下
油鹼混合後輕鬆慢打
優雅的攪拌再加麥汁再入模
至少有攪拌到30分鐘
切開後質感真的差很大...
剛入皂圈時怎麼攪拌都要攪很久(心裡很急)
半年後怎麼攪都很快trace還加雪花(也很急)
現在打皂三年了....
懂了很多事.....
那些因素造成over trace
那些因素會油水分離
或打成白粉皂或怎麼攪都不trace?
這些都是經驗累積來的....
我很慶幸有很多皂友互相支援互相學習
噁心話再說一句....愛你們哦~~~
油品:橄欖油/椰子油/棕櫚油/乳油木果脂/米糠油/蓖麻油
添加物:Vit.E/R.O.E/G.S.E/燕麥濃汁
香氛:法國薰衣草精油/玫瑰天竺葵精油
手作日:99.03.21
全站熱搜